2021.11.28
時間的河
時間 是杯中的水
我們各自捧托 擁有著 失去著
生命 是時間流向的河
所有的失去 終化成擁有 沒入靜藍之中
2021.11.28
時間的河
時間 是杯中的水
我們各自捧托 擁有著 失去著
生命 是時間流向的河
所有的失去 終化成擁有 沒入靜藍之中
2021.11.25
於是慈愛 於是懷悲 於是相連
生命如此浩大卻又無常,我們無法遠望,那看不見的總是虛華地美好著。讓我們從這裡開始,關愛著每一個自己,讓自己成為鹽,讓自己成為一道光,讓我們成為某個人生命中的一道養分,然後,世界會照它的方式美好著。
<老子>
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夫慈故能勇;儉故能廣;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長。今舍慈且勇,舍儉且廣,舍其後且先,死矣。夫慈,以戰則勝,以守則固。天將救之,以慈衛之。
譯:<花落>
我有三項珍愛的事物,持守著,保有著。一是慈愛,二是儉樸,三是不自大稱己為首。因為慈愛,勇氣而生。因為儉讓,行德之路得以寬廣。因為不自傲稱首,不與天下爭先,得以謙卑為首。若是無慈愛卻逞勇,無以儉樸光有財富,爭先奪權,無疑自尋死亡。慈愛吧,遇戰必勝,守衛必安穩。上天將親自堅立我們所作的一切,用更大的慈愛守護著我們。
原來,在很久以前,老子就已經有著無比開明的思想,像極了我所眼見的紀伯倫,他們應該會成為至交吧。偶然遇見這樣的老子,讚嘆不已,順著感覺翻譯了原文,多少揉合了我與世界的碰觸,希望國文老師不要太介意。
老子的這段文字,在我腦海勾勒出了是一輪又一輪的同心圓,由內而外,澄明的黃色光暈圈圈散開。又像是山巒中的大樹林,各自矗立,而在土裡的根系,交盤著守衛著彼此。每一個我們,都是一個同心圓的中心,而最中心點是暖黃黃的澄黃色,因為有想保護的東西,我們懷著這樣的慈愛發著暖光,勇氣,隨之而落。每一個圓各自這樣暖黃著,像極了每棵向上茁壯的大樹,那不見光日的泥土裡,我們滋養著彼此,延伸著每個根系撐托住彼此。當我們懷著儉讓的心,所有的愛與慾,總能走在自制的範疇內,大路,反而得以寬廣,不光為我,也為了你和他。
在在地,從內而外,我們學著先照顧關愛自己,照顧自己的心,不用費力,這樣的愛就散了出去,看似我們只照顧自己,卻似漣漪地照料著所有我們關愛的靈魂。我們無法將這樣的愛隔絕於外,當我們真正學會擁抱自己時,愛是無法隱藏也無法滯留的。當我們試著把陌生人阻擋在外,當我們抑制所有連結的發生,像極了拿塊鋒利厚實隔板,一落而下,斷了根,斷了我們與外界的所有連結,斷的,是我們茁壯的根。而當我們這樣再自然不過地愛著,看似付出愛,事實是,我們也這樣被愛著。
當我們願意這樣看待所有的關係,我們會退後,會願意捨下自己,讓所愛居前,無以怨懟,轉而信任這世界,深刻地信任這個世界,這份生命,所有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一切,於此同時,我們也得以向前。
以往愚拙,總以為我要的都在遠方,總以為那些他們說的功成名就是我最大的目標,像極了羽翼單薄的幼鳥,狂妄地自恃著,飛奔那最高最壯麗的大樹稍。風啊,輕輕一拂,我落了平衡,笨拙地揮動著翅膀,雨啊,不用他費心,我已困在點點雨水中。我看得太遠,看得太高,忘了,所有的一切,從我的起點開始。
當我願意好好安頓自己時,再多的聲音,我都能聽見自己的呢喃,因為聽見了,我知道我是誰,得以以我之身,聆聽別人的話語。當我願意溫柔地接納自己的一切,光與暗,我不再狂妄,得以渺小,也就能看見別人的美好,光是存在著的那樣單純的美好。當我願意健康著,願意守護自己澄黃的心,我開始真心地信任這世界,如我,也會有無盡的他與她這般看顧著自身,像是錯綜複雜的根系,我們交錯著,彼此扶持著,而生命,就會有出口。所有該是生命給出的慈愛,將如同心圓般圈圈化開。當我們從一開始的慈悲走到這裡,我們終能與所有的生命和解。
有人問著:若你只剩一個月,你想怎麼過?
以往,像書上建議的,跟尚未和解的人說聲對不起,我愛你,請原諒我。或是寫下給孩子封封書信,每年紀念。或是實現真正想做的夢想,旅遊著,揮霍著。
而今,我的答案只剩一個:慈愛於每一個最單純的日常。我會繼續幫孩子備著早餐,給他們每天的祝福。我會為自己泡杯咖啡,摸摸黑糖(土狗),聽聽雪球(灰鸚鵡)想要跟我說什麼,再看看花啊草啊樹啊,跟她們說說話。然後,我會懷想著先生與孩子,幫他們備上晚餐,還有水果。再平淡無奇的日常,是我的全部,是我的最愛,是我,至死仍要懷抱的一切。
親愛的我們
生命如此浩大卻又無常,我們無法遠望,那看不見的總是虛華地美好著。讓我們從這裡開始,關愛著每一個自己,讓自己成為鹽,讓自己成為一道光,讓我們成為某個人生命中的一道養分,然後,世界會照它的方式美好著。
親愛的生命
如我,總是愚拙。總要失去了什麼,走過了什麼,這才看見你早已在一開始,給予我所有的豐盛與美好,淡如水,耀如光,平凡如日常,卻已足矣,謝謝你。
太酷的網站 <老子>
https://terms.naer.edu.tw/detail/1301762/
https://ctext.org/wiki.pl?if=gb&chapter=546094
2021.11.24
被動地 攻擊著
我想 我是愛你的
我想 我不該那樣忤逆你
我想 我不該大聲地拒絕
於是 被動地 我用所有的不好 大力地抵抗著
有一種拒絕,稱之為負面的拒絕<Negative Denial>,當我們無法正面拒絕某一件事時,我們勉強地接受了,再用拖延,做不好等等的方式回應對方,感覺像是我們沒有拒絕,只是做不好。但事實是,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委婉地拒絕了對方,唯一的好處,是我們沒有形式上的錯誤,而對方接續的咆嘯與不滿,也就不是我們的責任。
試著回想,在我的過往經驗中,還真不少這樣的例子。明明手腳可以很俐落,偏偏我就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交出。成為大人的我,仍玩著這樣的心理遊戲,只是,以往我真以為自己是樂意地接受著,而遲交是能力不足。現在,看清楚自己的心意了,說到底,就只是不想接受,因為這樣的看見,說出拒絕,也就坦然了。
那孩子呢?小小的孩子,他們是如何拒絕我的?他們可以拒絕我嗎?他們知道自己可以拒絕我嗎?而我呢?我可以接受孩子的拒絕嗎?我可以坦然接受孩子做自己的選擇嗎?
我是個很乖的孩子,回頭看看那個小女孩,真不簡單,小小的年紀,約莫中班大小,我就自己走路上幼稚園了。雖說幼稚園就在離家不到200公尺的地方,我的爸媽倒也放心,一大早讓我自己打理好早餐,再走路到學校。有時,我會被老師攔下來,梳一梳雜亂的髮絲,她說:”女生要注意自己的儀容,媽媽沒有幫你梳頭髮嗎?”我訕笑著,沒有太多回答。冬天裡,暖和的被窩,讓我睡過了頭,一翻身驚醒,連忙衝去學校,是的,醒來,衝去。我的腳上是室內拖鞋,我的身上是長袖貼身的睡衣,我的手裡抓著書包,還沒有拉上拉鍊。當老師擋下我的那一瞬間,一股熱從心頭竄出:天啊!好丟臉,好丟臉,我並不知道有誰看到。轉頭就跑,快!趁同學還沒有看見我這副模樣。
我還記得幼稚園書包裡的那個算盤,從小算盤,成了大算盤,我很乖,算著大人說我很厲害的心算與珠算,我並不知道那時的我是否真心喜愛著,但我知道,大人們是喜歡的,尤其當他們把紅色的全開壁報紙張貼在家門外的牆壁上時,左鄰右舍都知道我心珠算很厲害,又過了幾級,幾段。那些堆積成座的證書,在我小六時,因被父親錯罵了一頓,全被我賭氣地送到回收婆婆的車上,自那以後,所有的獎狀再無護貝的禮遇,倒成了中午午餐墊便當用的餐墊。說起來是有點後悔,尤其是當我知道若當心珠算老師,那些證書是很有用的工具,哈哈。心算五段,珠算兩段,傳票算得真是厲害的我,倒也從未走上會計的路程。
我是個很乖的孩子,印象中唯三與父親爭執的畫面仍清晰可見。那一次,我偷了隔壁嬸嬸的兩百塊,買了最愛的蛋糕,在我最討厭的鋼琴課前吃下肚,鋼琴課為什麼討厭?因為我會留手汗,老師總是厭惡地叫我擦掉琴鍵上的汗水,她說:”琴會壞,壞了你要賠嗎?”鋼琴課為什麼討厭?因為課後接我回家的叔叔,會對我毛手毛腳,我試著跟媽媽說過,她說:”那麼熟的叔叔,你不要亂說話。”所以,我說,我不學鋼琴了,因為我會流汗,我也彈不好。偷了那兩百元,父親很是詫異,他揮動著手中的水果刀,好像那樣我會比較怕,他說:”壞事不要做!錢我們有!”第二次的爭執,是他記錯了我的電腦課下課時間,不,是突然興起要接我下課,卻從不知道我的下課時間,一直都是9:30。我還記得他對我咆嘯了一番,說是我貪玩,不知道去哪裡玩了,快十點才回到家。我的媽媽淡淡地說:”她9:30下課,自己走路回來的!”
還有一次爭執,是因為他給了我三千塊。很乖的我,一向都是拿著頂尖的成績,如果你要問我,我會說那時的我是病態的,好像全世界只剩唸書這件事,我自豪地誇耀著我是如何反覆畫上記號複習自修的,第一次用鉛筆寫,第二次用藍筆,第三次再用紅筆,時間則是切割成30分鐘一個段落,我只允許自己休息5到10分鐘。那次的月考,我一樣拿了班上的第一名,可是我沒有喜悅,只有鬆一口氣的感覺。我拿了獎狀給他,他從皮包中拿了3000丟到桌上給我,那是張鋪著透明玻璃的120*80的大桌子,透明玻璃下壓著許多名片與弟弟的照片。我把三千塊丟回去給他,”我不要三千塊,你不能多陪陪我們嗎?”說完,臉上的燥熱讓我無法久留,我轉頭就走,我並不知道他臉上是哪種表情。妹妹說:”3000塊很多耶,幹嘛不拿?”就不爽拿,拿了,就等我我接受你用這樣的方式對待我,超!不!爽!
我以為我很乖,我以為身體是挺得過去的。結果,全世界最誠實對待我的就是我的身體。自小,我的大小病不斷,我有著氣喘,胃常常絞痛著,皮膚也極度地不好,溼透的手總長著濕疹,腳也是。認真地想一想,好像只有我嚴重發病時,我的母親才會真正地坐在我旁邊,燉著補藥,備著藥草湯,牛奶浴啊,檸檬皮浴啊,豬心穿上7根針包著荷葉烤,還有整隻煮在中藥裡的斑鳩鳥,那些時刻,並不享受,卻是我被全心看著的時候,是我現在腦海唯一少許的兒時記憶。
我的孩子將來會有那些記憶呢?會不會有我緊緊抱著他,說愛他的那些時刻?寫到這裡,才深深明白,原來我給孩子的,都是我想給予自己的。
所謂負面的拒絕,被動地攻擊,其實講的應該都是同一件事。對我來說,我拒絕父母的漠視,我無法大聲地斥喝他們,更無法指責他們,所以我選擇用示弱的方式讓自己被看見,用虛弱的我的樣子攻擊他們,他們無能為力甚或難過的樣子,是我被真正看到的時候,他們會焦慮,會難過,會生氣,就算再不好的回應,也是再回應我了,而我,也有為自己發出聲音了。
有人這樣打趣地說著,英文老師的孩子往往英文最不好,數學老師的孩子往往數學最不靈光,而醫生啊,律師啊,他們的孩子也通常到不了他們的水準!不是說龍生龍,鳳生鳳,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?好吧,我們應該都只是地鼠,不過眼盲,總好過心盲。
我想,很多時候,表現不好的孩子已是絕對地自責。他們一方面羞愧著,沒有達到父母要求的標準,一方面又拼命想掙脫爸媽過多的要求,那些要求不見得是說出的話語,更多時候,只是一個眼神,一個嘆息。小小的心,裝不下那樣多的自責與不滿,於是,被動地攻擊著,負面地拒絕著。像是抗議父母的要求般,孩子們偏偏在父母最在意的事上跌了一跤,再不行,就轉而讓身體代替自己反抗父母,胃痛啊,頭痛啊,那些說不出理由的病痛,間接地為孩子發了聲:”看我就好,看著我就好!”
親愛的我們
生命之所以美好可貴,是因為我們得以成就自己的生命。我們在每一樣的選擇上為自己下了決定。不盡美善,可也都是自己的。孩子們也是這樣渴求著:成為自己的主人。所有的不安與我們所不喜悅的,也許都在告訴我們同樣一句話:”讓我成為我自己!”
親愛的孩子
生命是你的,青春是你的,我的關愛是你的,我的目光也是你的。我會這樣提醒著自己,把愛給予你,把自由給予你,把那些不屬你對自己的期待與控制,收回我懷裡。
註:
媽媽,我玩籃球給你看!
…………….好吧,這樣也是玩啦!
2021.11.22
轉嫁的焦慮
當我往前走時 偶爾看看你身旁的你 一大一小的步伐剛剛好
當我停滯時 我說 為我前進吧 可是 該我的焦慮 從不該是你的
成為一個母親後,對於育兒生活是有所嚮往的。我嚮往著陪伴孩子第一次走路,第一次學說話,第一次自己認字,第一次騎上腳踏車,這些好多好多的第一次,讓我覺得,成為母親真好,成為某個人的守護者真好。可是,走過一定的呵護陪伴的歲月,那些本屬於我的焦慮,映照在孩子稚嫩的臉龐上,在在地提醒我,退後些,再退後些。
這陣子,最常說出的話,應該就是108課綱了。108課綱注重閱讀素養,明明就是數理考卷,可能閱讀落落長,重點問題就那樣一題,都快搞不清楚到底是在考數學還是考國文。明明就是該簡單易瞭的道理,繞來繞去我都不曉得到底該是哪種道理了,以往學習的經驗裡從沒這樣複雜過,看到孩子們的考卷,讓我多了很多很多的焦慮。我擔心,不趕快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不行!他怎麼有辦法看得下這麼長的文章?我擔心,不趕快算些複雜的數學不行,他怎麼有辦法應付之後繁雜的數學題目?我擔心,不趕快做些什麼不行,我的孩子會跟不上別人的!這些很多很多的焦慮,看似推動著孩子前進,實則現實不過地反映了一個問題:出了校園的我,已經停滯很久了,而我擔心,我並無法適應現在孩子所處的世界。這樣的焦慮,是我的,而我把這份焦慮延伸到孩子身上,期待他為我承擔。而我,忘了親口問孩子:你學得開心嗎?你覺得很難嗎?你有跟我一樣的焦慮嗎?還是,你喜歡那些在挑戰中前進著?喜歡與大家豪邁地討論著天馬行空的所有可能?
再說明白一些,對於能否有能力存活於這個社會,是我內在的焦慮。我期待自己做得到,做得更好,但,年紀有了,工作也固定了,而我好像停滯了,好像,轉圜的餘地很小了,於是,我把能改變的夢想,大咧咧地放到了孩子的肩上,我期待他過得比我好,我期待他追逐自己的夢想,我期待他能成為理想的自己,說穿了,這些都是我的期待,我對自身的期待。我在意的,在心深處,只是自己的心理需求,並不是完全為了孩子著想。
那個男孩發著呆,轉動著筆,他說他不知道為什麼唸書,反正是媽媽叫他唸。補習也排得滿滿的,他知道媽媽有問過他的意見,但媽媽總是擔心他自律不夠,所以問歸問,決定歸決定,開明又獨裁。他說,他寧可發呆,因為,好像沒有一件事是他自己能決定的。偶爾畫記著重點,不是很甘願的那一種。那樣的嘆息,讓我想起了包裝在我期待以下的焦慮。
我想,很多時候,出自於愛,我們深怕孩子吃苦了,也擔心他們因為不夠自律而吃虧了,我們的不捨,讓心下了個決定:要幫孩子鋪好一條前進的道路,至少,他的未來能穩妥一些,而他的抗議,就當孩子氣吧。相對於我們專注在他們日後的生存,孩子反而更敏感地照顧著我們的心情。他們怕我們失望,怕我們難過,怕我們臉上一閃而過的擔憂,就也照單全收了,他們說:我知道媽媽愛我啊!可是我很想不用那樣顧慮她的感受,壓力山大耶!
孩子詼諧地抗議著,稚嫩的14歲,青澀的17歲,映在我眼前的,是說著愛我的7.8歲。我的孩子也是這樣想的嗎?怕我失望,承接了所有屬於我的焦慮?
因為知道自己的個性,追求完美,在很早的時候,我選擇半回歸到只有自己的世界裡。那裡,有我的工作,我的嗜好,還有專屬我的一些空間。像是刻意地練習,我讓自己專注在工作上,也沉溺在嗜好裡,更允許自己躲在只有我的空間,耍賴與耍廢。我知道,當我在工作時,我會一直前進,把該屬於自己成長的壓力還給自已,而不是咄咄逼人地期待孩子幾近完美地完成他的課業。我知道當我讓自己自在地處在我所喜好的事物裡,我會少一分犧牲的委屈,會更願意讓孩子擁有屬於他的時間與空間,我和他,從來都是一樣的個體。當我賴皮地耍廢躲在被窩裡,我便再也不覺得他懶惰或虛度光陰了,因為那些休息與發呆,都是重新蓄電的待機時間,缺一不可。
專注地看著孩子是有危險的,我們忘了呼吸,也忘了屬於我們的年少,那份少年時的憂愁,來自父母期待的壓力,還有專屬青澀的那份彆扭與叛逆,我們忘了,青春的我們也曾如此渴求自由與獨立。退一些,再退一些,把重疊的我們與孩子分別開來!
一路上,我們該是與孩子並肩前進著。讓我們選擇當他的隊友,而不是對講機另一頭的指揮官。大人一大步,小子一小步,偶爾等等,偶爾催促,倒也諧和。有時,我們跌得踉蹌,哈哈笑的孩子仍使力地將我們扶起,而我們,也會為他們擋下那過大的風與雨。
還會擔憂嗎?我這樣問著自己。
當然還會,哪有做媽媽的不擔心孩子的?是啊,但是有所察覺,有所看見,所有的感受就能如實地存在著,再化開,成為一份份滋養的力量。我希望,所有的陪伴,都能成為那土裡的一抹養分,而不是那為了保護他而綁在枝條上的鋁條,日子久了,真不是保護,倒是入木三分的刻痕了。
親愛的我們
成長,是我們與孩子必須同時做的事,當我們決定一起並肩而行時,各自馱負著的是我們各自的擔憂與責任,對應的能力也將適時地發展出來,而我們,各自美好著,兩個完整的個體。
親愛的孩子
謝謝你總是顧慮我的心情,擔憂著我的擔憂。那些我臉上的許多情緒,是我的,不是你的,如今,我明白了。謝謝你一直都在,一直努力著讓我看見屬於你的呼喊。謝謝你這樣的等待。
PS。新的課綱,新的國高中課本,孩子處的世界,我們不能再由上往下看了,只有與他們一同坐在等高的視線上,才能看見制度上真正的缺陷,該改的,真的太多!
2021.11.18
你的痛 我不懂
因為關愛 我們不捨另一個靈魂失落著
試著給出建議 給出解決方案
然而 我們不在其中 所有的答案都不是答案
當我們聽到別人抱怨或吐苦水時,很輕易地,建言便出了口,多希望對方立刻採取這些建議,讓自己好過些,讓自己快些放下,讓事情有所轉圜。這樣的期待,來自我們對於對方的關愛,可是,我們給出的真是對方所需要的嗎?
他說,他很恨自己的父親。恨,這個字太濃烈,太嗆口,聽得人不舒服,所以我們總是輕易地說著:
“別恨了,天下哪有不是的父母?父母都有苦衷阿,難為啊,你要多體諒他們!”
“事情過去都過去了,放下吧,這樣你的人生才能前進!”
“別用恨這個字,你其實很愛你的父母的,好好說就好,沒有什麼過不了的關!父母血緣是一輩子的,他們畢竟為你犧牲了那麼多!”
就像是,我們對著憂鬱症的靈魂說:”別難過了,開心點就好!”又像是對著數學不好的孩子說:”多算就好了,算多了就會了!沒那麼難!”矛盾的對話,大同小異。
曾經,我給出許多的關愛,因為捨不得父親被責罵,捨不得一個長大的靈魂還卡在與父母的難關裡,他狼狽地看著我說:”你有過過我的生活嗎?你真的有感受過嗎?”
沒有,我真的沒有。一次又一次的對話後,我發現,我是沒有真的感同身受過。那些他一個人的時光裡,我並沒有真實地陪伴過他,我只是膚淺地用我有限的生命經驗,嘗試去輔導一個人,多偉大而荒謬的情懷。當他一次又一次地說出細節,陳述那些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時,我無言以對,那樣的過往,是我也無法承受的,他說:”你不是我,不用告訴我該怎麼感受!”
你不是我,不用告訴我該怎麼感受!多真切的一句話。
當我們平安順遂時,怎麼開口告訴一個經歷風暴的人”節哀順變”?
當我們有著父母給的愛時,怎麼告訴被錯待的孩子:”天下無不是的父母?”
當我們有著健康的孩子時,怎麼能安慰有著困難的母親:”上天給你這樣的孩子,一定是相信你的能力與智慧,也會給足你所需!”
當我們有著能力時,怎能對能力不在此的孩子輕易地說出:”努力就好,努力付出一定會有結果。”
你不是我,怎會知道我的感受?怎能教導我該如何感受?
如果,我的感受都不能算數,那告訴我,你看見的是我嗎?
有的時候,礙於情,礙於家醜不可外揚,許多話,是沒辦法一一詳述的,許多事實也是支離破碎的,你有你方的看法,我有我方的看法,在那些狀況下,我們能給出什麼呢?我想,還是只有靜默吧,最實在的支持與陪伴。
當一個孩子恨著自己的父母時,一定有他的委屈與感受。
當一個父母抱怨著自己的兒女時,也必有他的辛酸與難堪。
當一個學生說著學校的不如意時,那些話必有真實的一面。
當我說著你的不是時,我的心中也有著被傷害的痛。
這些感受,再真切不過,是真實的感覺,是真實的人心,無法否認。然而同樣地,這些感受是他的感受,不是我的,我無以處身置地地為他想出一個出路。更有可能的是,他看見的不是全貌,沒有所謂的對錯,而我們一樣,只能指向某些方向,讓他看見,如此而已。
因為被深深地指正過,我的感受深深地被否定著,我學會關上心房,不再表述。反正,你們只想看見你們看的,我過多的言語都是辯駁。但也因為被深深地同理過,我的感受深深地被接納著,我知道靈魂可以這樣被溫柔地對待,我學會開始這樣地靜默著。
你問我,不給建議嗎?
不給。除非他親口跟你問。在那之前,每個人其實都已經有自己的想法與答案了,他的感受就是感受,他的世界就是真實,我們能做的只有聆聽與陪伴,也該只有這樣。
你又問我,難道就放著不管嗎?
不管。那是他與他的事。他們才是主角。除非願意,否則我們都不該主動介入當拯救者。他有他的痛,他也有他的結,怎會是我們一言一句就可輕易化解的?我們,真沒那麼偉大。最多,我們能指向某個方向,讓他們看到不一樣的面貌,僅此而已。
你仍關心地問,那不就都不會好了?
會,一定會。他們的世界有自己的步調與運轉的方向,有恨的地方一定有愛,有傷害的地方一定有可以撫慰的傷口,生命,一定會帶領他們往前走。而這,不是我們能干涉的。也許是今夜明晨,也許是生離死別,而那,也不是我們能干涉的。
所以我開始靜默了,關於你與他與她所講述的那一切。我不是你,我無法感受你的感受,但我願意陪著你,說說你想說的一切。我願意這樣愛著你,受著傷的一抹靈魂。
2021.11.18
鷹眼
謹以此文 獻給5年後的我
愛之深 所以求之切
我們成了老鷹 銳利的眼神 抓住孩子的每一絲惱人的瑕疵
大聲宣告著 真的為你好 我是你媽 我說給你聽
有一種狀況是尷尬的,當你真切地誇獎一個孩子美好的地方,大人突然侷促不安地否認著,再認真地找出證據,告訴你孩子真沒那樣好,是旁人不知道而已。這時努力地解釋著,大人會再舉出更多例子,真的,孩子真沒那樣好。
一旁的孩子聳聳肩,不以為意,眼底閃過一絲失望,”你看吧!我媽就這樣!”
曾經這樣誇獎過孩子,”這孩子真的很善良,也很有禮貌,蠻清楚自己的問題,越來越能夠明確地說出來,很棒,一定會越來越好!”
“哪有?你都不知道,他在家裡多懶惰,一回家就關在房間裡,連端個點心給他,怕他餓,他還覺得我吵到他讀書,一點都講不得,而且成績都亂七八糟的。這樣下去,哪有可能像你說得越來越好?”
簡單的對話,像是我的誇獎多餘且不符合事實。很多媽媽是這樣說的,孩子在學校一個樣,在家裡一個樣,基本上處處都找得到要改進的地方,真的誇不得。以往,我的父母也是如此,別人誇一句,她就吐槽我一句。老師說一個好,她就說兩個不好,好像在跟老師比賽,誰比較懂我,誰比較能夠教養我。講老實話,要是那時的我知道怎麼罵髒話,一定三連飆。算了,妳不懂我,我自己會證明。也許就是從那些小小的時刻開始,我告訴自己,父母並不支持我或認同我,也許就是從那些小小的時刻開始,我已經決定自己來,不需要他們了。
回到成為母親的我,我也是這樣看待自己的孩子嗎?
她:”你家孩子很懂事,而且…..很厲害!”
我:”才沒有好不好,他其實都需要大人提醒,沒有妳想的那樣自律,看別人的孩子都是好的,但我自己最清楚,真的!”
一次,兩次,慢慢地,我在我的對應中看到母親的樣子,有點厭惡,有點慚愧,有點不知所措。怎麼,反倒我成了那樣輕看孩子的母親?一來一往的對話,讓我看到自己對教養的執著,不,是對母親這身分的執著。好像,我不這麼認真地找出孩子的缺點,我是個失職的母親。好像,如果別人懂我孩子多一些,那我就不稱職了。好像,孩子若真有別人說得這樣好,他就不那麼需要我了。
說到底,也許我無法直接接受這些讚美,是因為害怕孩子有所成長,有所能力,可以獨立,那些預期的分離讓現在的我緊緊抓著孩子的缺點,至少我還是有用的母親。
我們常常擔心孩子的各樣問題,但回到中心點,我們真正為之焦慮的是與孩子的分離。當孩子越來越懂事,具備越來越多的能力,也意味著獨立已經開始。當我們投入無時無刻的愛給予孩子時,抽身是難的,一種不被需要的感覺會時不時地探出頭來提醒我們,孩子不再需要我們。
所以當有人誇獎孩子時,我們下意識地會先否認,否認他說的一切好,急著解釋孩子真有一百種不好,他看得並不真切。而我們,身為父母,有義務導正孩子。
A:”你家孩子長大了,能力越來越好了!”
B:”哪有?一回家就躲回房間,也不幫忙一下!”
A:”他真有禮貌,落落大方!”
B:”才不是這樣,回家都不打招呼的,沒大沒小!”
A:”媽媽,他很棒哦,在學校都會幫忙同學做事,也會主動幫老師!”
B:”那都是做給老師看的,他其實很不懂事,在家就什麼都不做!”
A:”他這次考得很不錯,可以期待下次的進步!”
B:”如果再用心一點,不會只有這樣,講都講不聽,寫功課還戴耳機,怎麼可能可以專心?”
這些耳熟的台詞,還有好多好多組,大人的每一句否認,像是在數落孩子的不是,又像是不敢相信孩子的進步;像是不敢肯定自己教養的好,又像是急於辨明自己是個稱職的父母。
所以當孩子開始上高中時,撤去聯絡簿的那一刻,我們每天耳提面命,提醒孩子要做好該做的事,沒有聯絡簿,真是個問題。孩子真能自己做好一切嗎?孩子有在認真嗎?沒有我這樣盯著,成績能看嗎?
孩子說:都高中了,我自己來就好!”
母親說:”自己來就好?!那你看看你那是什麼成績?”
母親說:”他自己那種讀書方式,怎麼可能考得好?他一副屌而啷噹的模樣,別跟我說他很在意!”
孩子是無力反抗的,只能沉默,我說:沒有一個孩子是希望站在低處的,那是他的戰場,成績不好,他一定比我們更沮喪,還會憤怒。所以,靜默吧,當我們真不知他的狀態為何?題型為何?難度為何?組距為何?平均為何?所有的評論都是沒有依據的。
我們講的是什麼樣的話語?我們真的清楚嗎?在那一句句的對話後頭,我們真正想說的是什麼?如此愛孩子的我們怎捨得詆損自己的孩子?那何以,吐出那一句句傷人的話?怎麼每一份擔心倒成了預言孩子失敗的前言?
靜默吧!接受吧!坦然地,和悅地收下每份對於孩子的肯定與讚美。
“謝謝你看到這孩子的好,他聽到也會很開心的!”
“謝謝你的誇獎,他在家也是這樣,很棒!”
“謝謝你的肯定,他很珍惜老師的讚美與認可!”
“謝謝你,我也覺得他真的長大不少!”
我想,我們都需要這樣練習,練習接下每一句美好,讓它成為自己與孩子的一部分,被肯定的不只是孩子,更是我們。所有的反駁,也許是我們內心深處對於分離的焦慮。而問題,之所以為問題,標準不該只由我們訂定,多問一句,多聽一句。當我們能這樣看見關於孩子的小小美好,問題會消融。當我們有意識地讓孩子成為自己,我們會知道問題是成長的契機。當我們附和著每一句對孩子的讚美與肯定,孩子會看見更好的自己,而不再撕裂。
親愛的孩子
原諒我,不夠成熟的靈魂,總想方設法地讓自己成為拯救你的英雄。
原諒我,那些脫口而出,捍衛自己教養權力,對你而出的詆損。
謝謝你,等待我,等待我學會慢慢鬆開你的手。
親愛的我們
接下世界給予孩子的所有肯定吧!時時問著自己,孩子知道我們的底線嗎?孩子有成為更好的自己嗎?不與任何人比,包含兒時的我們。這樣的要求就好,留給他們足夠的空間,喘息,然後得以深呼吸一口氣往前奔跑。
2021.11.16
成為你自己
櫻花必是櫻花 梅花也必是梅花
一暖春 一寒冬
那些修枝扶條只能改變其形態 無以撼動其本質
每個孩子,都有他自己的喜好與知覺,早在一開始,小小的靈魂就已經知道自己的方向,也知道自己將成為怎樣的一個人。
也許問題是,我們能接受孩子成為他自己想要的樣子嗎?
陪伴三個男孩子短短幾年中,總有些時候,觀念是衝突的,我與這個世界的觀念。因為大世界的規則,很多時候,我們是選擇把真正心中的想望放後頭的,好像,所有的遊戲都有該有的規則,好像,所有的孩子都有長大應該要遵守的教養守則,好像,成為過度自由的自己是錯誤的,好像,太聽從自己的感受倒成了一種任性與…對,他們是這樣說的,自找麻煩。
哈哈哈,真的是自找麻煩,可是,我漸漸發現,所有的麻煩事都藏了小小不起眼的禮物,給我的,也是給予孩子的。
像是,對話是麻煩的。當你在兵荒馬亂之中,還要騰出時間與空間對話,真的是麻煩的。時間都不夠用了,哪還有空反覆與孩子確認,與孩子對話,在那邊五四三地鬼扯一些,一個指令,一個動作,不快多了?精準,到位,結束。這些乍聽之下真有那麼些道理,直接到目的地不好嗎?可是,那是孩子的目的地嗎?
當孩子告訴你他考得不好時,絕對不是想聽我們的建議與批評。他願意主動地說,代表著一定有更多的話藏在後頭,也許他很自責,也許他不曉得該怎麼前進,也許他擔心你的失落,也許他無法跳出分數的框架,太多太多的可能性,重點不在是分數,而是他想跟我們分享分數後頭的那分心意,花點時間,值得的,至少,他會知道,我們並不是只看分數。
當孩子說著不得體的話時,一句”你別說了!沒禮貌!”精簡有力,孩子學得倒也快,下次說話前,總得看看我們的臉色。對了嗎?對了再說。哦?你不喜歡,那我別說。孩子很快地到了我們要的目的地,而我們卻始終不知道他到底是怎樣想的。
當下的斥喝也許需要,但事後的對話更為重要。我試著與孩子多些討論,如果說了或聽了這樣不得體的話,你聽了是哪種感覺?難過嗎?傷心嗎?那有沒有別的方法表達?那是你真正的心意嗎?還是你不曉得該怎麼說?小小的對話,我們一直嘗試練習著。沒有太多的對與錯,孩子與我都在學習認得自己的感受與話語。
子:”你在和誰通電話?”
我:”高雄的阿公!”
子:”阿嬤死掉的那一個嗎?”
我:”嗯,是那一個,可是你這樣講,我有點難過。”
子:”為什麼?”
我:”你很直接地說著我的媽媽死掉了,這讓我很難過….”
子:”那,可是她真的死掉了,我不是故意的!”
我:”我知道,所以我沒有生氣,可是你可不可以再換個方式問我?”
孩子說著幾種不同的答案,他會知道,話,有不同的說法。
還有一次,是我被提醒著。
我:”你怎麼又忘記帶書了!這個豬頭!我等等先借你!”電話中的孩子先打來告訴我今天少帶了東西,問著怎麼辦,因為太熟識,豬頭這個字就這樣出來了!一旁5歲的孩子聽了,連忙要我停下來!
子:”媽媽,你這樣講話很不好聽,他聽了會難過的。我覺得你應該要跟他說對不起!”
孩子認真地比劃著,電話裡的另一端,大孩子笑到快翻掉,還不忘等著我的道歉。
我:”嗯,對不起,我不該講不好聽的話,我下次會注意的。”小小的孩子還不忘給我一個讚的手勢,鼓勵我做得很棒。當下有種很麻煩又很震撼的感覺,這小子難道不怕我是個大人嗎?這樣糾正我?這小子可以這樣精準地抓到我的語詞,鼓勵我說對不起,好吧,真的是我教出來的孩子。
是的,對話與溝通,確認感受與表達自我,這一切都是需要時間的,卻也必定能引導孩子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,建立於他對自己的認知上,加上他想成為的自己。當孩子與我們走在這樣的路上,有件可愛的事必會發生,那就是他們將熱愛於自己的選擇,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。這樣的擔當,不來自於獎勵或懲罰,更不來自旁人對他的評價與喜好,單純是他自身的選擇。
他喜歡國文,必會愛上詩詞小說,不會因為討厭一個老師而就此討厭國文;他喜歡音樂,必會想方設法接觸到音樂,不是因為獎賞而前進,因為很明顯地,獎賞並無法激出一個音樂家的天賦;他喜歡創作,他喜歡美髮,他喜歡生物,他喜歡著他所選擇的,他選擇了他所喜愛的,他會辛苦,但也同時有著加倍的快樂與自我成就感,途中有的辛勞,也就能甘之如飴,因為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。我想,這樣的渴望與忠於自我,是我所想給予孩子的。
真正驅動我們前進的是什麼?這是我們該給自己的問題。孩子都在看,看著我們如何前進。真正的愛,從不傷人,從來就是自由的。若驅動我們的是一份對於自我的滿足,那控制難免,牽制難免,受苦也就難免了。若驅動我們的是一份真愛,我們會知道,所有他的感受都是真的,所有他的欲求也是真的,這樣的看見會讓我們願意放手多一些,願意給予孩子真正的自由。
親愛的孩子
祝福你,有著飽滿的靈魂,向善背惡。
祝福你,喜悅懷抱所有奔向你的體驗與感受。
祝福你,在每次的挑戰中,有所察覺,有所感受,不再心盲。
祝福你,不流失於獎勵與責罰的遊戲規則中,始終忠於你自己。
祝福你,因真心熱愛,而堅持自己所選擇的,沒有埋怨與愧對。
祝福你,你是你,你是自己的主人,實現自由與愛的你。
親愛的我們
櫻花必是櫻花 梅花也必是梅花
一暖春 一寒冬
那些修枝扶條只能改變其形態 無以撼動其本質
2021.11.15
我能給你的 是什麼?
這樣的一個大問題,時不時總從我心裡頭冒出。
帶著孩子寫作業時,他搔搔頭,埋怨著功課有點難,左上右下的字體帶著一點點我的怒氣,他擦掉重寫,生自己的氣,也生我的氣。我問著自己,我能給你的是什麼?
三個男孩鬧起了脾氣,大的氣呼呼,中的還在逞口舌之快,小的癟著嘴,眼眶含著淚。被訓斥的三個男孩,滿肚子委屈,臭媽媽,我想,這是他們唯一想說的,卻又不能說出的一句話。看著狼狽的我們,我問著自己,我能給你的是什麼?
仍略顯稚氣的中學生,抱怨著108課綱,搞死大家了,什麼學習歷程,什麼多元課程,弄得沒一刻清閒,然後網路手機電腦還要被控管,說好的獨立自主呢? 不是說強調閱讀素養嗎?哪來的時間看課外書?什麼都不懂的大人還要怪我們都不充實自己?看著這樣氣撲撲的你們,我問著自己,我能給你的是什麼?
我們能給孩子的是什麼? 當我們的力量大不過整個世界,當我們的身分只是個母親,只是個長者,我們能給他們什麼?
同在,我永遠在這裡,這是,我能想到的第一個答案。
我希望在某一天你真正成為獨立的個體時,有著完整的自己,能夠好好地與自己對話,照顧自己,不光是生活上,包含願意好好活著的心意。每一個孩子在他的世界都是主體,從小小孩開始,他們的世界主角從來就是自己,而我們是陪伴他們的客體,這樣的關係是重要的,因為他們看待自己的方式,主要是由我們所給予的。
當我們給足了愛,他會感受到被愛,知道自己是值得愛的,學會了愛自己,也能如我們般,再給出這樣的愛。
當我們認真看待孩子每一個感受,他會知道自己的每一種感受都是正常的,都是應當存在的,包含憤怒,悲傷,沮喪,失望,逃避,那些我們以為唯恐不及的。因著我們的接納,他學會接納那些不完美的自己,並且知道,那只是過程。因為我們的鼓勵,他得以建立起信心,一點一滴,於是信任自己,真正的他,一定會越來越好的。
當我們成為給出愛的人,是父母,是夫妻,是朋友,是子女,他們會看見,我們給予的每一種關懷。他們也會有著許多問題,包含那些得不到實質回饋的付出,他們會問:”那幹麼還要這樣付出呢?”於是在那些對話中,孩子一定會明白,所謂的愛,是可以不求回報的,而他們也是這樣被愛著。當有一天,他的羽翼夠豐厚時,必能懷著溫暖的心,守護著他所關愛的一切,不帶條件。
當我們陪伴孩子讀書時,別說我不懂,別一把把孩子推遠了。也許,他要的,並不是你的答案,而是你的陪伴,靜靜地聽他說,靜靜地回答著我們所理解的,他會知道,我們珍惜這樣的陪伴,也會親眼看到我們對知識的渴求,一輩子的渴求。在他煩悶的求學過程中,他會知道,永遠都有我們陪著,一杯熱呼呼的可可,一盤冰涼的水果,都是我們陪伴的模樣,孩子一定會看到,就算再叛逆,再多的回嘴,那些我們懷著愛準備的一切細瑣,孩子一定會看到。不,千萬別說孩子不感恩,時間總會讓我們聽到孩子的心意的,我們也該學著等待。
孩子問我,讀書不累嗎?讀書不悶嗎?讀那麼多書幹嘛?
我說:”累,當然累,但,會有結果的。最重要的是,我希望你有能力選擇,累積足夠的實力,成為有所選擇權的人。我希望,你永遠有所選擇,永遠不用被選擇,永遠有著真正的自由與快樂。
我想我是喜歡這些時刻的,小小孩的無厘頭,稚嫩的學童,青澀的少年,那些對話從頭到尾對我來說就只是一句:”你有在這裡聽我說話嗎?你有陪著我嗎?我轉過身來,你還會在嗎?”因為被陪伴的不夠,長大的我,渴望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,讓他們有能力照顧自己,殊不知,因為這樣的陪伴,倒也滋養了我的心。
親愛的我們,所有的陪伴,都是值得的。孩子會記得在車上機哩瓜啦的那些片段,也會記得桌上擺的那份點心,終究記得的都是我們一點一滴的陪伴,然後,他們會帶著這些愛與支持,成為更好的大人,茁壯著,美好著。
親愛的孩子,謝謝你的陪伴。謝謝你無遮掩地說出心中的那些話,那樣的信任,給予了我,我很感動。
這是我的承諾,我會一直在這裡,你一回頭,我就會在這裡。當你失意時,當你沮喪時,當你不知道該如何前進時,你一回頭,我就會在這裡,靜靜地守候你。這是我所給你的承諾。
2021.11.12
第二次誕生
愛,之所以可貴,因為是自由的,是我們選擇了愛與不愛。
愛,之所以令人迷戀,是因為愛上的,從不是別人,而是愛當中的每一個自己。
我喜歡這樣的說法,愛情發生時,是我們第二次誕生。這是第一次,我們自由地選擇了一段關係。這樣的關係,無關血緣,無關家庭,無關課業或生存濟的考量,就只是我們選擇了愛上一個人。而這,也是我們重新看待生命,自我修復的開始。
戀愛,藏著我們對理想父母的期待。因為愛著對方,我們給予無條件的關懷,我們成了父母,無限地包容著,可以等,可以忍受偶發的鬧脾氣,所有的個性缺陷,看起來都還可愛,只是,順著時間,當我們給足了彼此愛,也同樣地被深愛著,心中的孩子於是有了安全感,反倒開始任性,愛情讓我們掉入自己吹製的大泡泡,我們退回成了孩子,期待對方給出更多愛,期待對方成為理想中的父母。這時,一切都變成不講道理了,我們潛意識地測試著對方能給予的愛是否穩固。
愛情裡所有的看見,都無意地複製貼上我們所看見的父母。我們迫切地想成為理想中父母該有的樣子,卻又在各類的蛛絲馬跡中看見過往父母的模樣。當我忙著工作時,浮現的盡是父母晚歸的模樣,那時的我,有著等待父母的焦躁與不被關愛。當我懷著怒氣指責你時,眼前冒出的卻是年幼時,在我眼前大吵的父母,侷促不安地,我扭動著雙手。漸漸地,戀愛,不再只是單純的愛情,親情也在其中了。
所以,翻閱著所有可能的紀錄,我想知道,你是否跟我的父親一樣會背叛家庭?
所以,跟妳吵著架,我想知道,妳是否跟我的母親一樣不在意我的感受?
所以,我坐在客廳裡等著你,想著你跟我的父親一樣總是晚歸。
所以,我看著妳,像是看到了蓬頭垢面的母親,那樣的努力持家,那樣卑劣地提醒著我,我是多不盡心的父親。
第二次誕生,我們從這樣的看見開始茁壯。在這段我們所自由選擇的關係中,無關好父母,也無關壞父母,那樣的血緣是我們無法選擇的,但愛情不同。我們在戀愛中,第一次自由地建立起一段關係,這段關係的長久,也是我們自己決定的。
當每段愛情走到一定的時程裡,愛情總會默默地退位,親情浮現,而這時的我們,不再無條件地愛著彼此,相反地,我們成了孩子,也帶出了所有以往背負的傷口。當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”對方並不是某個過往的人”時,我們會再退一步,相似,並不是相同,而所謂的相似也只是我們的以為,漸漸地,理想父母的形象,會從對方身上落下;再退一步,我們會看見,他就只是他,她就只是她,不再有父母的影像。
曾有位朋友給的一句話,讓我從自己的惡夢中醒來。她說:”妳是妳,妳不是妳媽。他是他,他也不是妳爸。所以,妳以為會發生的,並不會發生。不要為自己預寫劇本!”
我的母親,一輩子沒有被真正地疼惜過,連帶地,孩子也有樣學樣,並沒有珍惜她,我也是如此待她,我不想成為像她一般的母親。而她最後出意外前,都還在為這個家奔波,工作途中,倒在路中央,就連緊急開刀時,也聯絡不上父親,她唯一至愛至深的男人。朋友看出我的恐懼,她說,”妳不是妳媽!”
在愛情裡,我們是需要療癒的病人,那樣多的徵兆都是想尋求安慰與治癒。同樣的,我們也是看見自己傷口的醫生,看見了,一層又一層,一次又一次,我們開始走上不同於父母的道路,我們真正地,用自己的身分存活著,也明白地看見,彼此是如此不同的兩個人,不同的生活經歷,不同的價值觀,不同的所有過往;這才真正看見,愛情該有的模樣。
走著走著,我們於是明白,我愛你,你愛我,我們是如此不同的兩個獨立個體,同等重要,同等自由著,自在親密地陪伴彼此。我們是戀人,是夫妻,是摯友,是手足,是相伴的左右兩方,我是我,你是你,我不再是我,你不再是你。
親愛的
所有妳以為的,只是以為。
那些妳害怕成為的,只是以為。
那些妳害怕無法成為的,仍是以為。
不用努力地去成為一個母親,或一個戀人,
當妳活在當下,妳已做到最好的可能性,
請好好地這樣看待自己,妳才有勇氣這般平等地看待另一半與孩子。
每朵花 瓣瓣都是不同的紋路 各自綻放美麗
每一道關係 都是新的關係 我們 這樣誕生著